石河子市

首页 » 常识 » 问答 » 石河子市新城街道7社区ldquo双报
TUhjnbcbe - 2021/5/24 20:29:00
中科公益爱心 http://weifang.dzwww.com/cj/201711/t20171127_16268082.htm
“创城”我们在行动——石河子市新城街道7社区“双报到”实践见闻

近日,按照*员“双报到”活动的要求,八师石河子市融媒体中心记者在石河子市新城街道7社区居委会按时完成签到。

在居委会不大的会议室里,记者看到坐着十几位戴着红袖标的老人。社区工作人员介绍说,这些都是社区的老*员,一会也要一起完成社区的“创城”整治工作。

“*垦红”、小游园社区古朴中透着活力

根据社区的安排,记者一行人负责清理69栋楼及附近几栋楼内的杂物。

从社区出来,沿着一条干净的水泥小路一路向社区西南角行去,中途要穿过一条南北纵贯社区的宽敞道路。道路边,几处乖萌有趣的孩童雕塑,让社区充满了生机与活力,与雕塑浑然一体的是一个开放的“口袋公园”,公园里贴心地用水泥砌出了造型独特的桌椅,还设置了几处游乐设施。家有孩子的同事感叹,饭后闲暇时光带孩子来这里一定感觉不错。

一路上,沿路的一幢幢楼房新刷的外墙整洁美观,砖红色的主色调看上去古朴又典雅。这种色调也被石河子市民称为“*垦红”,源于年建设的石河子第一座楼——“*垦第一楼”的外墙色彩。在老旧小区改造中,这个颜色被大量用于楼房外墙装饰中,也使石河子的建筑形成了独一无二的个性。

近年来,该社区一直重视对居民进行垃圾分类知识的宣传,社区内还设置了5处垃圾回收智能设备,方便居民就近投放可回收垃圾。社区不少居民的环保意识越来越强,他们逐渐形成习惯,按照垃圾分类的要求,把其它垃圾和厨余垃圾丢到分布在社区各处的垃圾桶里。干净整洁的社区环境,使人走在各处都觉得神清气爽。

扶手杆、晾衣架方便设施随处可见

记者一行到达的第一处地点,是位于社区西南角上的69栋楼。

拉开单元门,楼道内刷得粉白的墙让人眼前一亮,而更吸引记者目光的,是楼道内靠墙一侧的墙面上安装的扶手。

“我们社区里居住的老年人多,残疾人多,所以,在老旧小区改造中,楼道内除了楼梯扶手,在靠墙一侧也全部安装了扶手,方便居民上下楼。”7社区*务干事*玉吉告诉记者。

说话间,住在该单元四楼的一位老人在家人的陪伴下走进楼来。看到记者一行人在清理杂物,老人一边表示赞许,一边扶着墙上的扶手,吃力地向楼上走去。显然,老人不想让家人搀扶,而这个扶手在日常生活中也帮了他的大忙。

清理完楼道内的杂物,记者站在单元门口稍作休息,看到楼下的空地上安装了几个晾衣架,不由为社区想得如此周到赞叹不已。7社区居委会工作人员叶佳佳告诉记者,社区里凡是具备条件的楼栋前都安装了晾衣架,既方便居民晾晒被褥,也方便了社区的管理,工作人员再也不用为劝解居民不要四处拉晾衣绳而苦恼了。

老*员、老住户人人都是服务员

记者一行只顾着清理杂物,猛一抬头,才发现不知道什么时候,早上开会的那群老*员,手臂上戴着红袖标,也热火朝天地在社区里干起来了。

吴显英老人今年78岁了,瘦瘦小小的她在人群里一点也不起眼,可她手拿工具,捡拾着散落在雪地上的零星杂物,那个认真劲让人不由地肃然起敬。她告诉记者,她住在这个社区63栋楼,平时只要社区需要,她就会去社区报到,参加各种志愿活动。

“别看我年纪大了,可我愿意参加这些志愿活动,既锻炼了身体,也做了有意义的事情,多好。”老人自豪地说。

家住67栋楼6单元的腾连霞也是社区的热心人。看到“双报到”*员来了,她远远就打招呼,主动要求先清理他们楼道里的杂物。

“作为社区的一位普通居民,我真心希望我们生活的环境能好,所以一看到单元里有不安全或不讲卫生的行为,我就心里堵得慌。今天你们来了,太好了,我愿意和你们一起把这个单元的地下室清理干净。”腾连霞热心地说,并且和“双报到”志愿者一起,把这个单元地下室清理得干干净净,还在志愿者离开前,给了大家一个大大的赞。

好习惯、好环境还需努力尽快形成

在一天的志愿服务活动中,最具有挑战性的是清理67栋楼3单元的地下室。

不大的地下室里,各种空饮料瓶、废纸箱、泡沫板几乎填满了所有的空间,让人根本下不去脚。十几名志愿者和社区工作者各自分工,搬废旧门板的、清运水泥石块的、打包垃圾废物的,用了差不多两个小时,才把整个地下室清理干净。清理出的废物,三轮车足足跑了4趟才拉完。

“这是楼上一个老太太平时捡的,每次就丢在这里,我们说了也不管用。说起来,他家经济也不差,就是这个习惯不好。”同住在一个单元的一位老人忍不住抱怨。

不仅仅是养成讲卫生的好习惯,腾连霞老人也同样呼吁多多宣传,让每位居民都能有安全意识,地下室里积攒的杂物大多为易燃物,稍不注意就会引发火灾。

好习惯需要逐渐养成,而缓解社区停车难,却是当下迫切需要解决的一个问题。

“社区里的车不少停在路边,影响到整体的环境,可是因为停车位不够,车主也没有办法。”吴显英老人说起这件事,颇有些无奈。不仅如此,老人还有着她的担忧。因为停车位紧张,一些车辆就横向停在楼前,可是因为楼前面积狭小,往往车旁边的空间窄到无法通过一辆车。“如果发生什么紧急情况,消防车或救护车也进不来。”老人指着69栋楼前狭小的空间,担心地说。

“社区以前车少,这个问题还不凸显,随着居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私家车越来越普及,停车难问题日益突出。在老旧小区改造中重点解决这个问题,比如在67栋楼北面,63、64栋楼前改造增设停车位,还在社区南门处修建了停车场,可还是不能满足居民停车需求。”7社区*总支书记马云告诉记者。

马云说,因为69栋楼所在的阅薇园片区是7社区建设较早的住宅区,现在看来,楼间距较小,在改造中也确实没有拓展的空间。社区会在今后的工作中持续想办法解决停车难问题,为居民做好服务,同时也希望通过广泛宣传,培养居民规范停车的好习惯,保障消防通道畅通。(师市融媒体中心董泰蓉侯鲁平)

END

《出门记得戴口罩》

欢迎转载,转载请注明来源:石河子零距离

编辑:满丽花编审:王峙涵

欢迎来稿,投稿邮箱:

qq.
1
查看完整版本: 石河子市新城街道7社区ldquo双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