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河子市

首页 » 常识 » 问答 » 相聚在电话里II朗诵绿果果
TUhjnbcbe - 2021/3/22 1:27:00
相聚在电话里

作者:赵华朗诵:绿果果

怎么也想不到,父亲最后一次和我相聚是在一部电话机里。那是我听到的父亲最后的声音——不浓不淡的川音。屯垦戍边数十载,天山风雪的凛冽,瀚海飞沙的击打,没有改变父亲生命的音质——川音。这是我耳畔永不泯灭的一种声音。

那是在年8月,休假回额敏探望双亲,返回石城后,正赶上单位组织职工去天池旅游。在乌市逗留时,我四处寻找邮局,欲打电话。我惦记父亲的病。父亲有近三十年的胃病史,近年有过几次大出血,父亲担心发生病变,想手术又怕手术。后来,在儿女们的鼓励下,父亲终于决定手术。父亲特希望手术时有我守候在他身边,可我必须按时回去工作。那时,远在阿拉山口的小姝也已赶回额敏,欲侍候父亲。儿女们一心盼望父亲消除病魔,身心快乐地生活下去。好容易找到一个小邮局,我一下就与父亲接通了电话。父亲说他过两天手术。匆匆说了几句话,父亲就打住。我以为父亲怕话多花钱。

而今,细心想想,当时父亲说话口气阴沉,不像过去那般喜气洋洋,搁话筒时快且重,听起来像是“扔”下话筒。可见,父亲手术前心绪烦乱,正处在极度痛苦的抉择中。那一刻,我何等木讷,怎么就没有体会到呢?

就这样,50岁出头没有一丝花发的父亲;走起路来还硬朗的父亲;说起话来笑眯眯的父亲……却在手术后第四天,没留一句话,突然辞世了。

父亲活着赐给我一种力量,做人生的远征,无所畏惧,勇往直前。父亲不在了,我不愿将“孝”戴在臂上,向人承认自己失去了可贵的力量的源泉。我缅怀父亲,孝在心中,相信父亲不会责怪我。

丧事后,我和小妹相继离家回到工作地。想必家里变得愈加清冷,我记挂母亲和弟妹。于是,每个星期选择家里人最集中的时候,去市邮局夜间营业厅,给家中打一个长途电话。当初,因是人工长途极少能一拨就通,往往要等许久。这时候,我不由自主,回想往事;跟父亲上山打猎;和母亲进山背柴;以及全家人给我过30岁生日,举杯叮当面相碰的情景。而我生日过后不久,父亲却溘然长逝。想到这,我眼眶里早已热烫。

电话通了,总是弟妹接。母亲则站在一旁,敛声屏气,听我说话。她想说的事,叫弟妹代传。而我也想听听母亲的声音呀,便要求于母亲通话,虽然遥隔千里,借助一根细细的电话线,却已跨越千山万水,使我和母亲及弟妹相聚在电话机里。

就这样,我们从那种揪心裂肺的悲痛中走出来。我们眷恋着每一个日子。在电话里相互鼓舞、顽强生活。衷心感谢电话,带给我们残损的家另一份人世间的团圆和温馨。

赵华,曾用笔名石帆、赵作华,祖籍四川,大专学历,中学毕业即参*。现为*作家协会会员、*建设兵团作家协会会员、兵团签约作家、石河子作家协会副主席兼秘书长。在*天富能源天源燃气公司工作。年参加鲁迅文学院*中青年作家班培训。先写诗,后兼营散文,作品散见《绿风》诗刊、《*日报》、《羊城晚报》、《绿洲》等数十家报刊杂志,并多次获奖。作品入选《*60年名家名作》诗歌卷、《人间百味》散文集等;已出版个人诗集《春天的眉笔》。

始终认为:诗人是介于人和神之间的那么一种生命个体。

朗诵:绿果果,教师、朗诵爱好者。在闲暇之时,喜欢用自己的声音感悟文字的涵义、品味文字的风采,用真诚演绎岁月的故事。

田梦园制作

友情链接:凤舞九天文学网

赵华

1
查看完整版本: 相聚在电话里II朗诵绿果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