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是一名“85后”,是高校法学专业毕业的硕士研究生,也是守护当事人合法权益的调解仲裁工作者,更是立志扎根边疆的新时代“兵团战士”……
从事调解仲裁工作5年来,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八师石河子市人社局劳动人事争议仲裁院仲裁员常昕,用自己良好的专业素养和服务理念折服了众多劳动人事争议当事人;作为兵团第三代,她将践行兵团精神与调解仲裁的责任担当无缝链接,青春的价值在扎根边疆、促进社会和谐的奋斗激情中不断升华。
服务没有“套路”只有真诚
“单位欠我的工资不发,你们能帮我要到钱吗?”
“您好!咱们仲裁院就是发生劳动争议后‘打官司’的地方,您要主张自己的权益,需要遵循一定的程序。我给您讲解一下……”
“听说申请仲裁只需要填个表?”
“您好!不需要填表,申请仲裁实际就是要提交符合法定要求的‘申请书’。来,我给您解释一下您要提交的手续……”
这天,是常昕在石河子市劳动人事争议仲裁院立案窗口轮值的日子。好几位群众涌到立案室,着急地向她抛出一个又一个问题。尽管他们有的连自己的仲裁请求是什么都无法讲清,有的不知道劳动争议仲裁和劳动保障监察、法院诉讼有什么区别,但常昕没有一点不耐烦。
还有很多时候,常昕需要面对一些带着怨气的问题。
“代理手续怎么这么麻烦?你们就是故意为难我!”
“为什么不属于仲裁受理范围?你们就是想踢皮球!”
……
在这样的诘难面前,常昕的态度同样没有丝毫改变。
接待每一位群众,她都用心倾听,再用通俗的语言向群众讲清仲裁机构是如何处理争议的。她要解释的东西很多,包括申请仲裁所要提交的手续、仲裁程序的每一个环节,同时也要讲到仲裁与法院诉讼的衔接,一遍讲解下来,十几分钟就过去了。如果群众还有什么不清楚的,她就再讲一遍,直到对方完全明白。
“咱们这个服务窗口,很多老百姓一辈子可能也就来这么一两次,而且往往都是怀着委屈和不平来寻个理的。他们需要的,是能接纳他们‘吐槽’、安抚他们情绪的人。这个时候,不恰当的一句话,一个举动,都可能让他们对人社部门的工作产生难以消解的误会。”常昕这样说。
真诚接待群众已经成了常昕的习惯。面对听力不好的老人,她总是不厌其烦,连比带划地解释直到老人点头;遇到语言不通的少数民族劳动者前来立案,她会热心指导他们申请少数民族法律援助律师;遇到不会写字、在质证程序中有困难的当事人,她会热心地进行法律援助的指引,连坐几路车、在哪站下车能够最快到达申请法律援助的地址,都要清楚地交代明白。
这份真诚和耐心同样延续到了立案后的案件处理中。
年,一位劳动者杨某申请仲裁,提出了向他所在的公司索要工资、培训费用、经济补偿等十余项请求。他的证据不足,情绪却很激动,导致庭审根本无法进行。见此情形,当时担任仲裁员的常昕当机立断,马上休庭,单独与杨某沟通。在杨某情绪平稳一些之后,常昕告诉他庭审程序的严肃性和对他保障权益、解决争议的重要性。因为她耐心的态度和先柔后刚的处理方法,仅仅经过十几分钟的沟通,杨某就能以平静的心态再次参加庭审。
回顾自己对这类案件的处理经验,常昕说,她没有什么特别的“套路”,只是用情和理双管齐下,让他们对仲裁机构产生信任,让他们相信法律程序能够为他们解决难题。
态度真诚热忱只是作为仲裁员的常昕的一面,她的另一面则是认真严谨、严守办案原则。
一次,一方当事人为了省事,托常昕的熟人来领法律文书,但却没有提交合法的委托文件。常昕拒绝卖这个看似无关紧要的“人情”。
“实体正义要靠程序正义来保障,所以,在办案过程中,必须忠实于法定程序。哪怕是领法律文书这样看似微小的环节,也必须依法进行。这是我的底线,不能让。”常昕说。
发现最核心的仲裁请求实现最满意的调解
近几年来,石河子市企业受经济结构优化调整、经济模式转型升级影响,传统行业受到的冲击明显,资金流的短缺导致拖欠劳动报酬、欠缴社会保险费的问题突出。石河子市劳动争议案件数量呈逐年递增趋势,且案件类型多样化、群体性劳动争议频发。
石河子市劳动人事争议仲裁院面对的是这些劳动争议中最难啃的“骨头”。
年4月,15名劳动者前来申请仲裁,要求他们所在的某纺织企业支付工资及经济补偿等。收到申请后,常昕第一时间开具了先行调解建议书,建议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先行调解,同时,向劳动者做了仲裁程序的法律释明和法律援助的指引。
在这个过程中,常昕注意到,年年初,这家单位陆续有劳动者申请仲裁,该单位未与劳动者调解解决,最终由仲裁委依法予以裁决,单位承担了相应的法律责任。
有了这样的先例,这次的争议被立案后,用人单位高度重视。常昕趁热打铁,积极与双方沟通了解争议起因,促成调解。在常昕和她的同事们的积极努力下,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协商一致,支付了工资,劳动者撤回仲裁申请。
在实践中,常昕一直在思考,如何尽可能快地达成让双方当事人满意的调解结果。
常昕说“经过几年的工作积累,我发现,找到当事人最核心的仲裁请求和双方利益的平衡点,是实现调解结案的关键。然后我会在合法的范围内,抓住情和理的结合点,进行背靠背、一对一的沟通,尤其是要把造成争议的真实原因和对方的难处都掰开揉碎地讲清楚,尽量减少分歧,增进互谅。”
为了更有效地化解纠纷,常昕还把调解重心前移到了立案阶段。对于案件事实清楚、争议不大的案件,常昕在立案受理环节就会与当事人协调,尽量促成用协商的手段解决争议。
年10月,劳动者小赵来到仲裁院申请仲裁,提出要求他刚刚离职的某软件销售公司支付包括拖欠的两个月工资在内的共计六项仲裁请求。
在立案阶段,常昕看到他的仲裁请求简单,凭借自己的经验,预感到争议不会太大。常昕给双方分别做工作,把争议产生的主客观原因、对方的难处,都讲了个清楚。最终,双方相互理解了对方的难处,公司也承诺会即刻结清工资。小赵很快拿到了自己的工资,高兴地撤回了仲裁申请。
我是兵团第三代
常昕是土生土长的石河子人,本科就读于大学之一的兰州大学法学系,大学四年级,她就光荣地加入了中国共产党,并于本科毕业后被保送本系攻读硕士研究生。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她又通过了国家司法考试。
有着这样优秀的履历,留在内地,她会有很好的发展前景,周围的同学也大都选择了进入知名律所、大型国企,或前往中东部地区从事法律工作。
在研究生即将毕业时,她却第一时间参加了兵团公务员考试,报考了兵团第八师石河子市人社局。
她说,做出这个选择,是听从了自己内心的声音。
常昕的祖父和外祖父都这样的兵团人。“我是兵团第三代,我的祖辈和父辈身上的兵团精神和胡杨精神,一直伴随并激励着我成长。”
在念大学期间,只要她新结识了朋友,一定会第一时间自豪地向对方介绍自己的家乡、介绍根植在家乡热土中的兵团精神。就因为这一点,她没少被同学“嘲笑”。
直到现在,只要一谈到石河子,谈到兵团精神,这个内敛低调的女孩,都会不由自主地开始眼神发亮、语气激动起来。
“我希望能继承兵团精神,用我们这代人的方式,投入屯垦戍边的伟大事业中。”
于是,她回来了。她如愿以偿通过了考试,成为石河子市人社局的一名基层公务员,后来又因专业对口、业务能力突出,进入石河子市劳动人事争议仲裁院工作。
学习中实践实践中学习
在常昕的办公桌上,记者发现了一本年法制出版社出版的《劳动合同法案例注释》。这本书的封皮几经摩挲,已经很破旧了,被主人用透明胶带和书脊粘在一起;翻开书页,书本里面红色蓝色的新旧记号、笔记密密麻麻地叠加,看得出被反复翻看过多次。这是常昕刚工作时就买的一本书。“办案结果要实现公正、让群众满意,除了实践之外,只有多揣摩法律适用中的门道。怀着这样的心理,我每次看这本书,都有新的收获。”常昕说。
仲裁员的工作并不好干,化解纠纷、公正裁决,不仅要靠耐心周到的服务态度和工作经验,更依赖坚实的业务功底。在调解仲裁工作中,常昕一边实践一边学习,不断进行理论和实务方面的积累。
在学习中,常昕还对劳动报酬、经济补偿、工伤待遇等各类型案件的法律适用进行归类,为办案过程中尽快找出案件突破口奠定了基础。
仲裁员不仅必须熟练运用劳动保障领域的法律法规,还因为当事人的仲裁请求可能“跨界”、涉及民事请求和民事权利,需要民法领域的知识积累。常昕利用碎片化的时间扩充知识体系,积极学习一些新出台的民事法律法规以及其他领域的法律法规。
为了更好地处理案件,常昕在每次开庭之前,都会提前把要审理的案件卷宗仔细捋一遍,理出审理要素和需要注意的问题。在不开庭时,她时常上中国裁判文书网、相关的优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