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股份:逆境坚持终获回报
去年9月,本报曾刊登题为《江山股份(600389):练好内功
迎接行业春天》的报道,指出“环保越来越成为考核地方和行业发展的‘硬杠杠’,在环保方面‘投的越多越吃亏’的状态彻底扭转的日子不再遥远,江山股份这样的企业,有望脱颖而出。”
2011年底,江山股份的股价达到了6.11元的低位,之后便展开了震荡上行的行情,最高在9月见到17.55元,升幅高达187%。
是什么促成了江山股份的大幅上涨?曾经大起大落的草甘膦行业现在的情况又怎么样了?江山股份的前景如何?
一、从收购泰国LADDA公司说起
12月11日,
江山股份发布公告称,12月8日召开的股东大会同意公司收购并增资泰国LADDA集团(以下简称LADDA集团)股权。
本次交易的基本情况是,公司拟出资不超过2.1亿元人民币收购LADDA集团90%的股权,并在股权交割后根据情况择机向LADDA集团增加运营资本2450万元人民币,增资后公司股比升至91%,总投资额不超过2.345亿元人民币。
LADDA集团是泰国本土领先的农化企业,于1966年创立,业务涉及农药的加工、批发、零售等。2011年销售收入为2.03亿元人民币,
其中农药业务占总销售收入的93%。
根据尽职调查结果显示:LADDA集团具有成熟的业务模式和较强的盈利能力,尤其在本地加工、产品登记、产品组合等方面具备较强竞争优势。
江山股份收购泰国农药企业的原因,是因为去年8月,泰国农业部下令,在获得新的许可之前,禁止一切植保产品的进口,生产和制剂活动,仅对部分已经成装代销的终端产品给予了部分特权,允许它们继续销售。这就意味着像江山股份这样的国外农药生产企业的销售将受到很大的限制。
江山股份收购LADDA集团后,将直接在泰国境内拥有成熟的配置工厂和销售渠道,依托其制剂工厂及客户资源,充分发挥贸易平台优势,可以提升公司出口业务的核心竞争力;实现向泰国农化下游分销领域的延伸,提升公司农化业务在泰国市场的规模及地位。
二、草甘膦:严冬已过,春蕾绽放
作为一家以草甘膦为主要产品的农药企业,江山股份这几年经历了从酷暑到寒冬的行业转换,最激烈的波动发生在2008年。行业资料显示,2007
年以前,草甘膦原药价格一直维持在2~3
万元/吨的区间。2007年起,在高油价将推动生物乙醇燃料高速发展,转基因玉米播种面积有望持续增长的预期推动下,草甘膦价格在2007
年飞速上涨,直至2008年突破10
万元/吨,下半年价格又跌落至20,000
元/吨以下。
大量的中小企业迅速涌入草甘膦行业,竞争处于无序状态。业内人士至今提起当年的疯狂,仍然认为草甘膦成为了中国精细化工行业的“反面典型”。
随着产品价格的暴跌,草甘膦行业也步入了严冬。在此期间,国家也提高了草甘膦行业的环保要求,今年1月1日,10%的草甘膦水剂退出市场,停止登记30%以下的草甘膦水剂。生产有效成分含量高于30%的草甘膦水剂不能直接用副产的原母液来调制,生产成本相应增加。一些厂家副产的母液也因没有成熟的处理技术而无法再被利用,而且产生的副产母液必须经过环保处理方能排放。今年8月,国家环保部进行了草甘膦行业的全面环保核查,采取了不达标就停产的严格措施。
在市场和*策双重淘汰下,草甘膦行业经历了严酷的去产能化过程。据统计,我国登记在册的草甘膦生产企业有130家左右(截至2012年7月10日),但是根据信达证券的调研,目前国内草甘膦行业持续开工及可能复工的企业只有22
家。
经历了去产能和去库存过程的草甘膦市场,在2011年四季度开始触底反弹。今年3
季度,草甘膦产品价格迅速上涨,原粉市场价格从6
月底的3.2万元/吨一路上涨到9
月底的3.5-3.6
万元/吨。
信达证券化工行业分析师的观点是,草甘膦消费量的增长主要来自于转基因作物种植面积的持续增加。全球转基因作物将维持约10%的增长速度。而广发证券(000776)还认为,草甘膦在非耕地除草领域的应用将保持稳定或者略有增长,同时少耕或免耕播种技术的推广蕴育着草甘膦需求的爆发性增长。另外,随着国家农业部门对百草枯使用的逐步限制,与其功能相当的草甘膦更是留给市场无限的想象空间。
中短期来看,信达证券认为,草甘膦市场的供求关系正在发生逆转,在需求淡季时,回补库存是主要的涨价动力,目前经销商普遍反映难以建立合理的库存,在2012
年12
月份及之后,这种补库存带动的市场需求将会更加强烈,并在2013
年一季度与实际需求叠加,形成草甘膦上涨的最终动力。
三、逆境坚持终获回报
江山股份是国内最大的草甘膦生产企业之一,拥有草甘膦原药产能7万吨/年,其中甘氨酸路线产能3万吨/年,IDA路线产能4万吨/年(甘氨酸法成本比IDA法要低,但是IDA法草甘膦产品纯度要高,并且环保压力要小)。此外,公司还有酰胺类农药产能2万吨/年,敌敌畏敌百虫产能2万吨/年,离子膜烧碱产能16万吨/年以及蒸汽业务。
草甘膦行业低迷的这些年,也是江山股份由市区的老厂区迁往开发区新厂址的时间。在搬迁的过程中,江山股份投入了近4亿元用于环境保护,采用了更环保的
IDAN法草甘膦生产工艺,还对甘氨酸法草甘膦原有生产工艺进行技术改造,改造后,废水的COD、总磷、氨氮等总量减少50%以上,大大降低了废水处理难度。同时,江山股份与沈阳化工(000698)研究院、南京大学、南京工业大学等单位合作,就有机磷农药高含盐、高COD废水的预处理技术联合开展了国家863科技项目攻关,投资2000多万元建成预处理等三废处理装置,使COD去除率达到60%以上,氨氮去除率达到80%以上,总磷去除率大于90%,甲醛去除率大于60%。江山股份累计投资8000多万元建成了5套有机磷农药废水的多效蒸发除盐蒸发装置,用于不同工艺含盐废水的处理。为了降低废水中的氨氮含量,江山股份与国内某环保公司合作,投资300万元开发建设了两套25吨/小时的含氨氮废水吹脱装置,将吹脱出的氨气回用到生产中,既降低了废水中的氨氮含量,又实现了氨气的回用。此外,江山股份还投资近4000万元建成了2.5万吨/日污水生化处理装置,投资2200万元引用国内先进的成套设备,建设了6吨/小时废液和15吨/日的固废焚烧炉装置。
在逆境里坚持投入,为江山股份迎接行业转暖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三季报披露,1-9月公司利润总额(1704.41万元)扭亏为盈;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1.77亿元)由负转正;长期借款期末余额(1169.57万元)较期初下降85.83%,经营数据和财务状况全面好转。同时,江山股份先后与先正达、汉姆等跨国公司签订了草甘膦供应和分销的长期战略协议,此外,公司的第一大股东中化(国际)拥有遍布海内外的农药分销渠道为公司的产品销售也提供很好的保障。由此可以判断,江山股份将在洗牌后草甘膦行业赛场上占据有利的竞争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