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河子市

首页 » 常识 » 诊断 » 大美新疆,美好生活工人日报
TUhjnbcbe - 2023/12/22 21:08:00

“我们*好地方,天山南北好风光……”金秋时节,*处处洋溢着勃勃生机。

喀什地区莎车县两万亩的戈壁产业园,温室大棚里辣椒、西红柿长势喜人;塔城地区额敏县工业园区的生产车间一派繁忙景象,甘草被深加工成各种产品,远销国内外;伊宁市六星街道经过改造提升,小桥流水,处处是景……

去年9月,第三次中央*工作座谈会召开。一年来,天山南北奋力书写“建设美丽*共圆祖国梦想”的历史答卷,一幅团结和谐、繁荣富裕、文明进步、安居乐业、生态良好的美好画卷正徐徐展开。

绘就幸福新图景

在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库尔勒市56号小区的一栋二层楼中,老人们有的在唱歌,有的在练习书法,还有的在进行康复训练……这是该州首家老年人日间照料中心——库尔勒市河北老年人日间照料中心,从去年1月起投入使用。

日间照料中心是河北省援建项目。中心负责人董立海告诉记者,这里是一个理想的养生保健场所、专业的康复治疗中心,也是温馨的老年人活动之家。

在*库尔勒市河北老年人日间照料中心的文体活动室,闫桂荣(图中)和老人们在表演《八月桂花香》。本报记者史宏宇摄

76岁的闫桂荣,在库尔勒生活工作了60多年。年,她和老伴儿住进了这里,老两口包吃包住加日常生活照料,一个月花费元。“吃得好、睡得香,身体越来越好。除了生活好,这里文化生活也很丰富。”爱好豫剧的闫桂荣成了“大红人”,领着许多老年人每天排练演唱,日子过得有滋有味。

这是*各族群众满满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的缩影。一年来,*坚持民生优先,从群众最关心、最直接的就业、教育、医疗、社会保障等问题入手,抓重点、补短板、提质量,加快绘就民生幸福新图景。

“养老不用儿,生病不用扛。”这是乌鲁木齐市天山区赛马场片区红旗社区居民*理解的“幸福”。如今,通过缴纳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医疗保险等,*感受到了稳稳的安全感。

今年,43岁的博尔塔拉蒙古自治州博乐市青得里镇定吉格村村民艾力江参加了该市技工学校组织的中式面点和烹饪培训。掌握了一技之长后,他和朋友决定合伙在镇里开农家乐。考察市场、选址、递交审批报告……这段时间,艾力江为即将开业的农家乐奔忙,“我们镇邻近温泉县,游客多,只要肯干,生意肯定好。”

“我们是纯正的*优质棉,我的身后就是我们的生产车间,大家可以看看生产的流程。”记者走进位于昌吉回族自治州呼图壁县纺织工业园区的*唯美棉品家纺有限公司生产车间时,几位主播正在直播带货。

“每个月能拿到元左右。通过我的直播,让更多的产品走向全国各地,我觉得很有成就感。”主播潘梓悦告诉记者。

就业,一头连着经济发展,一头连着百姓福祉。目前,*就业形势保持总体稳定。截至今年8月底,自治区实现城镇新增就业40.54万人。当“饭碗”多起来,“短板”补起来,“底线”托起来,民生暖阳照耀进千家万户。

住有安居、住有宜居

“劳动双手能够翻天地,戈壁滩上盖花园……”走进*石河子市,就如同进入一座如诗如画的花园。石河子市位于天山北麓中段、古尔班通特沙漠南缘,当年这里石头遍地,寸草不生。如今绿色已成为它的名片,就像一颗巨大的绿宝石镶嵌在天山脚下。

“先栽树、后铺路,以树定路、以树定规划”的思路,是建城之初就定下来的。“米见绿,米见园——这是我们在城市规划中坚持的原则。”在石河子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总工程师吴昊看来,这座由*人选址、*人规划、*人建设的戈壁新城,承载了*垦先辈们巨大的心血和艰辛的探索。

城市建设的接力棒交到了吴昊这一代人手中,他告诉记者:“为了把住生态这一关,我们会在规划中设置较高的绿化率,对现有的种植项目给予充分尊重,在验收环节严格把关,绝不能因为搞建设就破坏原有的绿化。”

经过几代人的努力,石河子的森林覆盖率已经达到35%,建成区绿化覆盖率达到42%,人均公园绿地面积达到12.07平方米,实现了“城在园中,园在城中,揽山入怀,纳水入城”的城市风貌。

一枝一叶总关情。大到城市,小到社区,改变与努力一直在进行。

在阿克苏地区阿克苏市香格里拉小区,原来的水泥路面硬化成了柏油路面,增加了绿植花卉、规范了停车位、新增了健身设备、畅通了地下污水管网。楼道内,喷过乳胶漆的楼梯间墙面变得洁白光滑、重新刷漆的楼梯扶手干净美观,自助洗车房一应俱全……

小区墙体、楼顶、路面的设计和布局格调一致,小区居民王森高兴地说:“档次提升了,对于小区改造的效果我们非常满意。”

“从打造城市的‘面子’好看,到完善城市的‘里子’好用,让整个城市建设有里有面,让广大居民的生活环境越来越好。”阿克苏地区住建局城建科科长张杰说。

改善生活条件,让各族群众实现住有安居、住有宜居,*一直在下大力气。年以来,*实施农村安居工程.5万户,近万各族农牧民住上新房目;建设城镇保障性安居工程.15万套,累计保障城镇人口约万人,城镇人均住房面积接近40平方米、高于全国平均水平。

美好生活的道路越走越宽广

宽阔平坦、四通八达的柏油路,道路两旁翠绿的果树,广场周边红红绿绿的花草,一排排整齐划一的围墙院落,色彩斑斓的各式农民画,给喀什地区泽普县赛力乡荒地村穿上了靓丽的新装。

在喀什地区泽普县赛力乡荒地村,泽普县鑫果缘农业种植有限公司的工人们在晾晒核桃。本报记者史宏宇摄

年底,荒地村整体脱贫,84户人全部摘帽。而“荒地”披上新装,离不开产业发展。荒地村全村有多亩核桃,每亩平均年产公斤,每公斤售价在12元左右,今年预计收获1万吨左右。

核桃是当地支柱产业之一。年以来,自治区*委直属机关工委驻荒地村“访惠聚”工作队在村里建起了核桃深加工厂,引进公司壮大产业发展规模,村里有劳动能力的多人全部实现就业。31岁的荒地村*支部书记图尔荪江·卡得尔说:“美好生活的道路会越走越宽广。”

产业振兴,是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有效途径,让老百姓生活得更舒心、更美好、更幸福。

在克孜勒苏柯尔克孜自治州乌恰县巴音库鲁提乡巴音库鲁提村,台地上,一排排太阳能电池板熠熠生辉,一旁矗立着的“光伏扶贫电站”红色大字分外醒目。

巴音库鲁提村是个牧业村,年退出深度贫困村。年,定点帮扶乌恰县的中国华电集团有限公司决定投入万元,在村里援建这座扶贫电站。这里全年可利用光照时间达1小时,光伏发电具有优势。

这是克孜勒苏柯尔克孜自治州乌恰县巴音库鲁提乡巴音库鲁提村的光伏扶贫电站。本报记者史宏宇摄

电站收益优先为无劳动能力的脱贫户提供保障。“去年,我领到了电站的0元补助,今年还会有,我心里高兴得很。”72岁的居马西·雄吾尔是受益者之一。

根据测算,电站一年发电收入70万元左右,这成为村集体经济收入的重要来源。“巩固脱贫成果是一方面,另一方面是为乡村振兴提供重要的经济基础。”巴音库鲁提村*支部书记王春光说,年,村集体经济收入只有二三十万元,年达到96万元,“我们将持续放大光伏扶贫电站这个‘阳光银行’的增收效应,让更多的老百姓受益。”

在*,类似的许多故事汇成了幸福成绩单。一年来,*以更大力度保障、改善民生和发展社会经济,铺就了各族群众美好生活的温暖底色。

1
查看完整版本: 大美新疆,美好生活工人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