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河子市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最美城乡社区工作者徐江丽 [复制链接]

1#

徐江丽,女,汉族,年3月出生,中共*员,*生产建设兵团第八师石河子市新城街道十七社区居民委员会残疾人工作专职委员,徐江丽自己就是一名残疾人,同时也是*生产建设兵团第三代*垦人。多年来,兵团人代代相传的以“艰苦奋斗、无私奉献”为主旋律的兵团精神深深镌刻在她的脑海里,并且成为她人生的信条、生活的准则和永不褪色的灵*!

心中有爱天地宽

年徐江丽来到社区担任社区居民委员会残疾人工作专职委员,正因为自己也是一名残疾人,她深深体会到残疾人的艰辛与不易,为了帮助更多的残疾人实现人生梦想,徐江丽努力学习新知识、新技能,不断提高认识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很快进入了工作角色。在繁忙的社区工作之余,她利用一点一滴的时间抓紧学习,如饥似渴地吸收社会工作的营养,并于年6月取得助理社会工作师职业水平证书,年6月取得社会工作师职业水平证书。

徐江丽所在的社区共有残疾人余名,精神和智力残疾者占五分之一,残障给残疾人的身心与生活带来极大的痛苦与艰辛。徐江丽经常看到一些残疾人的家人面带愁容,向他人诉说着自己的烦恼与困难,心里很不是滋味。她暗下决心:要把自己掌握的社会工作专业技能运用到本职工作中,帮助残疾人康复,促进残疾人社会功能恢复,为每个残疾人家庭做好服务。

有了想法,徐江丽便付诸行动。她深入社区,挨家挨户探访残疾人家庭,最终了解到残疾人主要有社会福利*策、家庭扶助、康复与医疗救助、劳动技能和社会交往等5个方面的需求。于是,徐江丽结合社会工作理论和实践,策划了“牵手同行”助残服务项目,并在石河子市残联、社工委和社区“两委”的支持、协助下,于年6月挂牌成立了“牵手同行服务社会”徐江丽工作室。

为了丰富助残服务的种类,徐江丽手把手教残疾人做手工,定期组织残疾人群体活动,悉心传授家属护理方法,她还在活动和随访中,跟残疾人及其家属谈话,进行心理抚慰,并且建立了“重塑希望,心灵导航”残疾人就业小组、“沟通零距离”残疾人小组、“让梦飞翔”残疾人自助小组、“蒲公英手工坊”残疾人治疗小组、“创意无限爱心DIY”残疾人手工小组、“不残缺的爱”家属支持性小组等6个小组,各小组活动围绕“促进残疾人身心康复、构建社会支持网络”全面展开,每年主题活动超过60场次。残疾人们开心的笑颜和真诚的感谢使徐江丽格外欣慰,在叩开众多残疾人家门的同时,徐江丽也叩开了他们的“心门”。

年3月,徐江丽根据自己的工作体会撰写的“与爱同行”助残社会工作服务个案案例,荣获第三届全国优秀社会工作案例优秀奖,她也是西北五省唯一的获奖者。年3月,徐江丽被评为首批全国社会工作领*人才。

永无止境的追求

通过自己的不懈努力,徐江丽成为了八师石河子市社区工作者的楷模,并且当选为市社会工作协会副会长。然而,徐江丽没有丝毫的“飘飘然”,她深深知道:要为残疾人服好务,就必须掌握更多的社会工作理论和实务技巧。为了使所学的知识与实际工作相结合,徐江丽提出引入精准帮扶理念,准确把握辖区残疾人群体的需求,以需求为导向“量体裁衣”,制定个性化的帮扶方案,精确找到每一个残疾人家庭的帮扶切入点,充分调动社区资源,动员社会力量,发挥残疾人潜能,运用社会工作方法和技巧,以专业传递真情和希望,向残疾人贴心提供社会救助、就业、无障碍家庭改造及康复等服务,有效促进残疾人从被动接受帮扶,逐渐向自觉努力改变自身状况转变,使残疾人社会保障、社区康复等服务落在了实处。

与此同时,徐江丽依托社区、社会工作室的联动机制,构建了残疾人三层社会支持网络,形成“残健同行,爱心所至,共促和谐”的服务特色,“以人为本,全心全意为残疾人服务”的团队运作,建立了服务残疾人的长效机制,定期督导培训志愿者,积极组建社区“阳光”助残志愿服务队,秉承“能我所能,帮助残疾人;奉献爱心,共建和谐社会”的宗旨。融合社会工作专业理念和志愿服务精神,充分发挥助残志愿者的服务功能,以阳光助残志愿项目为核心,深入开展了爱心助残、助困、助学、文明社区、生态环保等五方面志愿服务。在对残疾人的每月便民服务的基础上,开展了各种力所能及、形式多样、重在实效的助残扶弱活动,其中“志愿服务我先行”“爱心助残情暖冬至”“我为创城添风采”“爱心温暖孤残儿童”“折翼天使亲子快乐行”“志愿助残阳光行动”“爱心助残伴我行”及残疾人书法活动、残疾人体育比赛等活动受到了残疾人的好评与称道。

肢体二级残疾人韩姐,离婚多年,独居,病情严重,生活不能自理,其父母及兄弟对其疏于照料护理。韩姐对待生活得过且过,非常消极悲观。多年来徐江丽对她每周定期探访,经常与她电话、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