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大学的由来
年5月4日在北京大学百年校庆时,国家领导人提出要在国内建设世界一流名校。因为是在98年5月份提出的,所以被称为“”大学。
最初选“”院校的时候,只有9所学校入选,也被称为“九校联盟”,包括北京大学、清华大学、浙江大学、复旦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南京大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西安交通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9所高校。后来又陆续增加,目前国内有“”院校39所:
清华大学北京大学厦门大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南京大学复旦大学天津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浙江大学南开大学西安交通大学华中科技大学东南大学武汉大学上海交通大学中国海洋大学山东大学湖南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北京理工大学吉林大学重庆大学电子科技大学大连理工大学四川大学中山大学华南理工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兰州大学东北大学西北工业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同济大学中南大学中国农业大学国防科技大学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华东师范大学中央民族大学
二,大学的由来
年11月,经国务院批准,原国家计委、原国家教委和财政部联合下发了《“工程”总体建设规划》,“工程”正式启动。
所谓“工程”,即面向21世纪、重点建设所左右的高等学校和一批重点学科的建设工程,是建国以来由国家立项在高等教育领域进行的规模最大、层次最高的重点建设工程,是中国政府实施“科教兴国”战略的重大举措。
“工程”自“九五”期间立项建设,中央和地方共投入资金亿元,建设了一批高等院校和重点学科,改善了一批高等学校的教学和科研条件,一批重点学科已成为国家科技创新和高层次人才培养的重要基地。
全国共有所高校,其中华北电力大学、中国石油大学、中国地质大学、中国矿业大学各拥有两个校区,实际高校为所。名单如下:
北京(26所):清华大学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北京工业大学北京理工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北京化工大学北京邮电大学对外经济贸易大学中国传媒大学中央民族大学中国矿业大学(北京)中央财经大学中国政法大学中国石油大学(北京)中央音乐学院北京体育大学北京外国语大学北京交通大学北京科技大学北京林业大学中国农业大学北京中医药大学华北电力大学(北京)北京师范大学中国地质大学(北京)上海(9所):复旦大学华东师范大学上海外国语大学上海大学同济大学华东理工大学东华大学上海财经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天津(3所):南开大学天津大学天津医科大学重庆(2所):重庆大学西南大学河北(2所):华北电力大学(保定)河北工业大学(位于天津)山西(1所):太原理工大学内蒙古(1所):内蒙古大学辽宁(4所):大连理工大学东北大学辽宁大学大连海事大学吉林(3所):吉林大学东北师范大学延边大学黑龙江(4所):东北农业大学东北林业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哈尔滨工程大学江苏(11所):南京大学东南大学苏州大学河海大学中国药科大学中国矿业大学(徐州)南京师范大学南京理工大学南京航空航天大学江南大学南京农业大学浙江(1所):浙江大学安徽(3所):安徽大学合肥工业大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福建(2所):厦门大学福州大学江西(1所):南昌大学山东(3所):山东大学中国海洋大学中国石油大学(华东)河南(1所):郑州大学湖北(7所):武汉大学华中科技大学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华中农业大学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武汉理工大学湖南(3所):湖南大学中南大学湖南师范大学广东(4所):中山大学暨南大学华南理工大学华南师范大学广西(1所):广西大学四川(5所):四川大学西南交通大学电子科技大学西南财经大学四川农业大学云南(1所):云南大学贵州(1所):贵州大学陕西(7所):西北大学西安交通大学西北工业大学陕西师范大学西北农林科大西安电子科技大学长安大学甘肃(1所):兰州大学新疆(2所):新疆大学石河子大学海南(1所):海南大学宁夏(1所):宁夏大学青海(1所):青海大学西藏(1所):西藏大学军事系统(3所):第二军医大学第四军医大学国防科学技术大学
三,双一流大学的由来
“双一流”建设是中国高等教育领域继“工程”、“工程”之后的又一国家战略。
年8月,《统筹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总体方案》正式通过,“双一流”建设成为继“工程”、“工程”之后,又一个以国字头命名的高等教育发展战略。
年10月,国务院公布的《统筹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总体方案》提出,加快建成一批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国家“双一流”建设由此拉开大幕。
年1月,教育部、财政部、国家发改委联合印发的《统筹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实施办法(暂行)》明确指出,“双一流”建设“每五年一个建设周期,年开始新一轮建设。建设高校实行总量控制、开放竞争、动态调整。”
双一流大学名单:
A类36所
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清华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北京理工大学、中国农业大学、北京师范大学、中央民族大学、南开大学、天津大学、大连理工大学、吉林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复旦大学、同济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华东师范大学、南京大学、东南大学、浙江大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厦门大学、山东大学、中国海洋大学、武汉大学、华中科技大学、中南大学、中山大学、华南理工大学、四川大学、电子科技大学、重庆大学、西安交通大学、西北工业大学、兰州大学、国防科技大学
B类6所
东北大学、郑州大学、湖南大学、云南大学、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新疆大学
四,、、双一流,到底是什么关系?
“双一流”建设被不少人解读为大学的又一次重新洗牌,能否进入新的“双一流”名单,决定了将来能否在政策倾斜和资源支持上占据有利地位。
双一流不是、的翻版,也不是升级版,双一流是全新计划,在、基础上,把建设世界一流大学的事业在新历史潮流下推向前进。
那么,双一流来了,和还存在吗?
这个问题一直存在,据说有网友,就把这个疑问,发到了教育部的官方网站上,教育部还真的给了明确的答复。
问:请问年12月6日公布的工程学校名单和年12月23日公布的工程学校名单是最新的吗?和学校名单是否还会有变化?我注意到在学校名单中有三所学校不在全国普通高等学校名单中,请问是什么意思?
答:“工程”年启动,支持39所高校结合国家创新体系进行重点建设。“工程”年启动,先后共有所高校纳入建设范围,全部高校均属全国普通高等学校。现已将“工程”和“工程”等重点建设项目统筹为“双一流”建设。
教育部的回复中表示“已将“工程”和“工程”等重点建设项目统筹为“双一流”建设”,很明显,“、工程”已经成为历史,现在重点高校的代名词变成了“双一流”。这也是教育部层面再次对“双一流”建设高校的含金量进行了确认。
为什么很多人依然习惯用、来谈论这些高校,我想是因为人们对于和已经有了多年的习惯性吧!
(中国教育服务网综合)
1,官宣!教育部正式“取消”/,统筹为双一流
2,、正式“取消”对于高三学生有什么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