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收费降低了,但只要达到民办园转办普惠园的标准,就能拿到财政补贴,幼儿园运营经费就有了保障,最重要的是与公办园纳入同等管理,使园所越来越正规,社会美誉度也有了很大提升。”长春市金色八里城幼儿园园长张丽馥说。
截至年,我国普惠园覆盖率已达84.74%,其中很大比例是由民办园转办的普惠园。普惠性民办园与公办园一样,肩负着提供优质普惠学前教育服务的使命,但由于办园体制不同,降价后的普惠性民办园如何发展,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当地政府的管理。
目前,我国所有省份都已出台普惠性民办园认定管理办法。这些认定管理方法是否能吸引民办园转普惠,扶持政策能否促进普惠性民办园追求高质量,考验着当地政府的政策理念与智慧。
政策引导,民办园转普有积极性
山东省青岛市城阳区杏坛青蓬幼儿园转普后,政府为其承担了全年万元的房租,并按照每年元的标准给予生均定额补助。该园保教费从原来的元降为现在的元,受到家长欢迎,生源迅速增加。
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期间,为鼓励具备条件且有意愿的民办园转普,青岛市出台了支持民办园稳定发展的政策,不仅把生均定额补助提高至每年元,而且从年1月起计算拨付。
这项政策吸引了所民办园申请转普,使得青岛市普惠性民办园占民办园比例达到69.76%,全市普惠园覆盖率也超过了90%。
“仅一年,我们普惠园覆盖率提高了20个百分点,都是普惠性民办园贡献的。”长春市二道区教育局副局长张兰爽说,自从年率先在全省开展学前教育普惠资源创新供给实验以来,通过政策引导,二道区一大拨民办园转普,家长每月交元就能在家门口上好园。
这些民办园为何积极转普?“国家有政策,普惠是发展方向,而且普惠后市区两级财政给每个学位每年奖补元,再加上各种帮扶指导,更有利于民办园生源的增长和稳定,他们何乐而不为呢?”张兰爽说。
年中共中央、国务院下发的《关于学前教育深化改革规范发展的若干意见》提出,通过购买服务、综合奖补、减免租金、派驻公办教师、培训教师、教研指导等方式,支持普惠性民办园发展,并将提供普惠性学位数量和办园质量作为奖补和支持的重要依据。
在贯彻落实《意见》的过程中,不少地区出台了创新政策,加大了扶持力度。浙江省海宁市对普惠性民办园增加了“生均公用经费、教师人员经费、教育事业费、办园成本差额”四项奖补。山东省威海市文登区对幼儿园建设、开办、修缮、建档升级、教职员工聘用保险等发放补助。这些创新性的政策举措,调动了民办园转普的积极性,也促进了转普后的民办园规范管理,走向内涵发展。
公民一家,民办园发展有活力
“认定为普惠性幼儿园后,我园在政策扶持下发生了很大变化,吸引了大批优秀年轻教师加入。”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八师石河子市银河幼儿园园长黎克建说。
在第八师石河子市,普惠性民办园不仅享有与公办园园长、骨干教师同等的培训政策,而且还接受了政府优先安排的更大力度的师资培训。
目前,在普惠性学前教育公共服务体系下,越来越多的地区对公办园和普惠性民办园进行了一体化管理,淡化两者界限,实现协调发展。
在推进学前教育普惠发展的过程中,北京市坚持普惠制不排斥多样性,对普惠性幼儿园按照“质量标准统一、补助标准统一、收费标准统一”和“促进教师待遇缩小差距”的政策进行管理。
年以来,浙江省瑞安市共有30所省一级、二级民办园转成公益园,约9名幼儿享受到了与公办园同等的教育服务。这种同等,不仅体现在公益园收费行为与公办园对标统一,确保两者同质同价,还体现在依靠“公办园+公益园”联盟发展模式,教师交流、园本研训、科研项目的统一管理。至此,瑞安市在全省率先探索出一条“政府引导、市场主导、公民结合、亦公亦民”的公益园办学新模式。
浙江省桐乡市推进“以市为主”的学前教育管理体制改革,探索“集团化”管理,不仅给普惠性民办园派公办园园长、招聘中层,而且将普惠性民办园统一纳入市级各类评优评先及教师职称评定。此外,在“一市七片十七格”的网络化管理模式下,精准帮扶对普惠性民办园全覆盖。这些创新性的管理方式,大大激发了普惠性民办园的办学活力。
“普惠性民办园的扶持政策应该打破公办、民办二元分化的传统思维,用一体化发展的思路改革财政投入、教师管理、质量评估,在保留并发挥公办园和普惠性民办园各自管理优势的基础上,促进公办园和普惠性民办园共同发展。”南京师范大学学前教育政策研究中心主任王海英说。
督评到位,民办园提质有奔头
民办园转普是建立在一定质量标准之上的。在各地普惠性民办园认定管理办法中,把好质量关是第一步,不能因为转普就降低质量。
以瑞安市为例,为把好质量关,该市制定了包含办园水平、师资队伍等四方面7项28个评估指标的认定标准,要求公益园必须从办园水平达到省二级以上的优质民办园中认定。在长春市二道区普惠性资源创新供给幼儿园综合认定指标体系中,要求园所面积不得低于平方米,幼儿活动用房不得高于三层,并提供个以上学位。
认定标准把好了入口关,下一步该怎样引导普惠性幼儿园规范办园、提升质量?动态监管、督导评估是重要管理手段。
动态监管一方面体现在对办园行为等方面的监管。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八师石河子市通过暗访、检查、调研、举报核查等措施,加强了对普惠性民办园的过程性监管,出现严重问题的将取消资格、三年内不得再申报。
动态监管另一方面体现在对财政资金使用的监管。浙江省海宁市加强财务监督管理,将普惠性民办园的行政项目纳入属地政府财政所,实施代理记账,严格参照公办园的要求按规定用途使用。
为促进普惠性民办园提升质量,各地政府纷纷开展了分类定级评估,并按等级确定收费标准和财政补助标准。青岛市崂山区根据办园成本等因素,按A—E五个等级补助普惠性民办园,升为最高A级的可获每生每年4元补助。
《天津市学前教育条例》的出台,使公办民办并举、扶持普惠性民办园有了法治化轨道。当地政府完善普惠性民办园等级标准,明确提出年以后新开办的幼儿园,符合条件的可破格申报示范园和一级园,并按等级获得补助。
动态监管、督导评估,以及由此带来的奖补政策,使得普惠性民办园在规范办园的基础上,有了提高质量的动力和奔头。
作者:本报记者纪秀君赵彩侠蒋亦丰蒋夫尔见习记者田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