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青年报]“最牛”物理学院是这样炼成的
34名教师“组团”同教一门课 95%的学生自主选择实验课题
“最牛”物理学院是这样炼成的
前不久,美国布鲁克海文国家实验室的相对论重离子对撞机(RHIC)获得重大发现:中国科学家参加的RHIC-STAR国际合作组探测到氦核的反物质粒子——反氦4核。
这种新型粒子是迄今为止所能探测到的最重的反物质原子核,它的发现对物质、反物质和早期宇宙特性的基础研究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在这项跨国科研合作中,作为反氦4核发现的主要贡献者之一,来自中国科技大学的*炳矗还是一位在读博士研究生。
值得一提的是,就在一年前,高他两届的师兄唐泽波,同样作为主要贡献者之一,参与发现了首个反超氚核。这一成果入选当年“中国科学十大进展”。
两位年轻的“发现者”来自同一个学院——中国科大物理学院。
据统计,该院毕业生中,迄今已有12人当选中国科学院院士,26人当选美国物理学会会士。国家“千人计划”前四批入选者中,来自该院的毕业生至少有22位,占了全国总数的1/40强。
有业内人士称,这是国内“最牛”的物理学院。
34名教师,“组团”同教一门课
在物理学院,有一门课程,是由34名教师“组团”来上的。
翻开《电磁学》课程组名册,其中教授16人,副教授10人,讲师8人。为了教好这门课,课程组编写的教材和参考书就近10本。
从1990年起,物理学院就有了课程组的雏形,逐步发展至今,已经成为非常成熟的师资团队形式。目前共有力学、热学、电磁学等20多个课程组,其中12个是物理学科基础课课程组,面向全校同学开展物理本科基础课程教学,还有9个是物理学科专业课课程组,面向物理专业的同学。
“课程组是物理学院的‘特产’,全国高校仅此一家。”物理学院副院长叶邦角说,课程组这种组团教学的方式之所以能在中国科大生根,得益于丰富的师资力量、实验平台、学科积淀和学校一直以来对本科教学的重视。
学院现有88名教授、60名副教授,其中中科院院士8名、国家级教学名师2名、教育部“长江学者”4名、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14名、中科院“百人计划”19名。不过,在教学上,强手如林的物理学院并不搞论资排辈。
“我们正在对授课教师分级制度进行完善。这是与教师职称并行的一套评价体系,不与既有的职称对应,而是完全按照授课水平进行定级。”物理学院副院长尹民教授介绍说,按照规定,一个教授必须参加1~2个课程组,一个教授在课程组内可以是一个普通主讲教师。“其目的就是,建立起一套全新的课程教学激励机制。”
“对于研究型大学来说,教学和科研具有同等重要的地位,缺一不可。尤其是基础课教学,是培养拔尖创新人才的根本所在。根深才能叶茂,所以更要不遗余力地抓好。”物理学院执行院长刘万东说。
95%的学生,在研究性实验课程中自选课题
国内高校的大学物理实验课,一般都着眼于训练学生基本实验技能和初步动手能力。不过,物理学院为三年级以上学生开起了“小灶”,专门开设了由学生自主设计的研究性实验课程。
“从2005年开始,学院就在高年级学生中开设了自主设计的研究性实验。”该院物理实验中心副主任张增明介绍说,这一阶段的物理实验课程不再是让学生做单个实验,而是建立一个鼓励学生自主探究、发展兴趣的实验平台,让学生有机会亲自设计实验、独立完成实验和分析、解释实验中观察到的各种实验现象,并最终获得自己的实验结论。
跟踪调查表明,这一阶段学生自主选择的实验课题达到95%,仅有5%的同学的课题是老师提供的。对自己的实验结果感到比较满意的同学达到80%,认为自己的实验有创新、实验中获得多种能力提升的达到70%以上。”
“能为学生提供优质的实践平台,是学院自身科研能力的反映。”刘万东说,物理学院的学科门类齐全,科研成果迭出,量子信息、量子通讯、超导材料研究等已处于国内领先水平,粒子物理与核物理等几个领域在国内具有明显优势。
“正因为依托这样一种优越的研究条件和氛围,物理学院的学生才能有比其他高校的学生更多更好的实践机会,这对学生科研能力的锻炼与素养的养成是必不可少的。”刘万东说。
2007级凝聚态物理专业的徐才志同学目前已经拿到了国外名校的offer。回顾自己在学校的收获,他首先提及的便是大学四年的科学实践经历。
从大二暑假开始,他就在老师的原子分子实验室做实验。在老师的安排下,他尝试用软件设计飞行质谱,根据电子的飞行时间来分辨离子的种类,其间还学会了使用以前没接触过的分析软件,阅读了大量电子光学方面的书籍。
大三暑假,徐才志去中科院物理所实习,两个月完全“泡”在所里。其间,物理所举办了一次“国际真空大会”,来的都是各国的一线研究人员。
“大会开了一周,我们每天都有机会聆听各国学者的学术报告,在餐厅吃饭时也会不经意地遇见某位‘大牛’,有机会和他们近距离交流真是太难得了!”徐才志觉得自己大开眼界。
据张增明老师介绍,像徐才志这样将实践贯穿于大学全过程的学生,在物理学院非常普遍。据统计,物理学院有50%本科生在学期间有机会获得学校资助,参加“大学生研究计划”,开展从论证、立项到研究、结题的全过程科研实战训练; 80%以上本科生在学期间有机会进入相关实验室和研究机构,在教授的指导下从事科研实践。
飞来飞去,这才是“所系结合”
在物理学院,有4名任课老师经常打着“飞的”来上课。他们是中科院上海应用物理研究所的研究员。作为学校的“非常住人口”,每个周三和周五,他们都轮流从上海乘飞机或坐动车来到地处合肥的中国科大,上完半天课后,折返上海。
这是该院与上海应用物理研究所开展“所系结合”的一项具体内容:由上海应用物理研究所为中国科大的应用物理专业专门开设一门完整的课程“先进光子物理”。
“这个领域的国内最前沿在上海应用所,我们自己的力量相对比较薄弱,无法独立开设这门课程。”尹民介绍说。
“根据‘先进光子物理’这门课程的内容特点,我们甄选出在不同内容上最擅长的4位老师来授课。”上海应用物理研究所研究生部主任高君颖介绍说,他们都是活跃在科研一线的研究人员,研究领域最为契合。
“所系结合”是中国科大的一项基本办学方针,物理学院将“所系结合”落到了实处。除了与研究所共建实验室、共同承担科研课题、共享图书情报资源外,物理学院还与相关研究所联合开办“科技英才班”,共同培养拔尖人才。
目前物理学院与中科院物理所共建了“严济慈物理科技英才班”。班上同学一年级暑假去中科院物理所参观、见习;二年级时安排3周时间去物理所做科研小实践,参与所里的工作;三年级时在物理所完成大学生研究计划;四年级时结合毕业论文,在研究所里完成系统化的科研训练。
“物理所常年为我们的学生留出20个空床位,即便中间没有学生在,这20个床位也都保留着。”尹民笑着说。
“我们要培养的是一流科学家和具有深厚物理素养的复合型人才,必须竭尽所能全过程优化我们的教学资源,帮助学生尽早触摸科学前沿,激发科学创造的热情。”刘万东表示,从这个意义上来说,“所系结合”为实现上述目标提供了非常重要的条件。
曾皓 本报 王磊 《中国青年报》(2011年05月31日03 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