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河子市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王震上将爱认死理,打仗听主席的,后成副国 [复制链接]

1#

革命歌曲《南泥湾》非常优美动听。

这首歌创作于年,是“鲁艺秧歌队”为开垦穷山恶岭南泥湾的三五九旅英雄战士创作的。

当时,外有日本侵略*的疯狂进攻和“扫荡”,内有国民*顽固派的*事包围和经济封锁,我根据地的财*经济发生了极为严重的困难。

为了战胜困难,坚持抗日战争,毛主席提出了“自己动手,丰衣足食”的口号,号召解放区*民自力更生,克服困难,开展大生产运动。

在这场大生产运动中,表现得最出色的是三五九旅的官兵,他们在缺乏生产资金和生产工具的极端困难的情况下,凭着一股子狠劲,奋发图强,发扬艰苦奋斗的精神,把南泥湾变成了“陕北江南”,成为大生产运动的模范。

三五九旅的旅长是谁呢?

他就是后来被授上将*衔,曾任国务院副总理、中顾委副主任、中华人民共和国副主席的王震将*。

王震将*是一个上马能打恶仗、下马能搞大生产的全能型人才,一双手既能握枪,又能抓犁。

甭管打仗还是搞生产,他只一句话:“我就听毛主席的。”

王震和主席的交往可以追溯到年,那一年,他才18岁。

王震晚年回忆说:“我第一次见到毛主席是年,毛主席从武昌回长沙,我们一路护送,一直送到清水塘。那时,我是粤汉铁路工人,是粤汉铁路工会岳长段分会执行委员、新河车站工人纠察队队长,名叫王正林。”

在从武昌回长沙的路上,毛主席和工友交朋友,一点架子也没有,纵谈天下大事。

从那个时候起,王震就对毛主席佩服得不得了。

年9月,毛主席在湘赣边界发动和领导了秋收起义。为配合秋收起义部队攻打长沙,新河车站组织了破路大队,王震任大队第一分队队长,参加了武装暴动。

大革命失败后,王震回家乡浏阳搞武装斗争,拉起了一支队伍,充分运用毛主席创造的“敌进我退,敌驻我扰,敌疲我打,敌退我追”十六字游击战术,同敌人打游击战,发展队伍,壮大自己的力量,到了年2月,队伍被改编成了红8*,王震代*委兼独1师*委。

年1月,蒋介石调集40万兵力,向中央苏区发动第四次“围剿”。5月,王震率部围攻莲花敌63师,全歼了敌63师4个团,击溃敌15、19师,得中革*委发电嘉奖:“湘赣省的空前胜利,是在河西战线上严厉地打击了敌人的第四次‘围剿’,配合了中央红*的伟大胜利”。

年1月,中华苏维埃第二次全国代表大会在瑞金沙洲坝召开,王震离开前线出席会议。当时,掌握中央*事领导权的是共产国际的*事顾问李德,他和博古专门听取王震湘赣苏区*事方面情况的汇报。当王震谈到要继续应用毛主席提出的十六字战法来取得第五次反“围剿”胜利时,李、博两人粗暴打断他说:“这种作战办法是典型农民式的办法。”王震当场回应说:“我们以前反‘围剿’都是按‘十六字’战法打仗,打了许多胜仗。”

会后,王震去看望主席,将会上的一些情况做了汇报。

主席对王震说:“还是应该集中兵力打运动战,找敌人的尾巴或者腰部打,还是要用那个‘十六字诀’。你们千万不可与敌人‘顶牛’,更不能同敌人死拼硬斗,还是采取游击战术,慢慢吃掉敌人。”

王震想都不想,说:“我听主席的!”

主席问:“他们不听我的,反对我,你还敢听我的?!”

王震坚定地说:“实践证明,你的主张是正确的。您叫我到哪里去,我就到哪里去,叫我怎么打,我就怎么打。我听您的!”

主席紧握着王震的双手,激动地说:“好!王震者,湘赣人也。你是湘赣老人,还是回湘赣去游击吧。”

是的,实践证明,主席的战术是完全正确的。

回到湘赣苏区后,王震传达中革*委的指示,重点传达了主席在运动中消灭敌人的指示,按主席的游击战术展开作战,歼灭了敌15师先头部队43旅,取得了毙伤俘敌旅长侯鹏飞以下余人的辉煌战果。不仅缓解了湘赣苏区的*事压力,而且有力地配合了中央红*的反“围剿”作战。

年8月,红6*团作为中央红*的先遣队,从湘赣苏区出发,开始西征。

这次西征历时80余天,行程余里,王震一直走在队伍最前面,逢山开路,遇水搭桥。

西征胜利后,任弼时在大会上称赞说:“这次西征,王震同志立了头功。敌人把他看成老虎,他这只虎对于敌人来说是恶虎,因为他吃了他们那么多人,可是对我们来说,是英雄虎,是功臣虎!”

年11月,红2、6*团开始长征,到达西康甘孜以南理化的甲洼,与张国焘派来迎接的红32*会合。

由于红2、6*团同中央无线电联系中断,还不知道张国焘在搞事情。

但看到随32*来的“总*工作团”马副团长下发的《西北问题讲座》《干部必读》两本小册子,王震马上觉察到不对劲,怒不可遏,一把火将之烧掉,骂道:“我们是拥护毛主席的!这些书必须烧掉!”

王震后来回忆说:“和四方面*会合后,张曾阴谋瓦解2、6*团。贺、任、关是老旗帜……张认为我们是娃娃,想把我和萧克及6*团收买过去。张一个一个把我们召去谈话。张一见面就说,我很知道你呀,铁路工人出身,能打硬仗,很勇敢啊!拿出一把崭新的外国造手枪给我。临走时,他让战士牵来4匹马送给我。我心里明白,他是想拉拢我和6*团听他指挥。我们6*团是井冈山的游击队发展起来的,一开始就是在毛主席领导下战斗的,怎么能听你指挥去反中央呢!”

抗日战争时期,王震任八路*师旅旅长兼*委,到前线打敌人打得有声有色,回后方开展生产也搞得热火朝天。

南泥湾屯田开荒,仅仅两年多的时间,旅就开荒种田种地30余万亩,年产粮余万斤,把南泥湾建成“陕北江南”。

为此,毛主席亲自为王震题词“有创造精神”。

年9月,王震率一野一兵团11万人开进迪化(乌鲁木齐),促成*和平解放,任*分局书记,**区代司令员兼*委。

**区成立后,20万大*吃粮是大问题。

当时的*,每户农民只有一把镰刀,每6户人家共用一张土犁。驻疆20万部队刚开始从甘肃拉粮食,运价是粮价的7倍!

美国副领事马克南因此在离开乌鲁木齐时预言:这20万*队将会饿死在*!

王震不信邪,拿出南泥湾搞生产的干劲,扬言要在年一年内开垦出60万亩良田,以保证官兵们丰衣足食。

这不,年元旦刚过,他就与几位农业和水利专家,冒风雪来到石河子附近的玛纳斯河流域考察。

当时石河子只有几十户人家,一条街上有几间杂货铺、铁匠炉和马车店,周边荒草丛生,但水土资源丰富,专家说,有万亩可开垦的荒滩。

王震豪情万丈,信心满怀,说,不但要反这万亩荒滩垦全部成良田,还要在这儿建设一座现代化新城。

随后,**区下达第1号命令,要求全体*人一律参加农业生产。

俗话说,人心齐,泰山移。

11万官兵齐齐动手,众志成城。

年秋天,南泥湾的奇迹又一次在*上演:驻疆各部队完成了万亩的开荒量,远远超出他当初60万亩的目标,一望无垠的麦浪覆盖了昔日荒原。

年终收粮,共多万斤,够部队吃上半年。

现在的石河子市已经成了一座现代化都市——石河子广场高矗着一座8.5米的王震将*像,就是纪念当年王震将*开荒的壮举。

另外,“王震三下准噶尔”、“王震四进塔里木”、“八千湘女上天山”等故事,也依然在*各地传诵。

不过,在年,王震领导全省进行减租反霸和土地改革时,遭到了牧区巴爷的抵制,被调离了*。

在北京,毛主席在会上说:“*工作的成绩是90%,错误是1%,错误性质是严重的,要纠正。”他还指示对王震的批评,只传达到县团—级。

会后,毛主席也对王震说:“你是十个指头和一个指头的问题,你的错误只是一个指头的问题,是小指头,而且是半个小指头,不是路线错误,不是*策错误,只是性格问题。”说完,特意与王震紧紧地握了一下手。

年2月,王震任铁道兵司令员兼*委。年兼任解放*副总参谋长,被授予了开国上将*衔。年1月,王震任国务院副总理,年任中央*校校长,年任中顾委副主任,年4月当选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副主席。

年3月12日,王震在广州逝世,享年85岁,逝世后捐献了眼角膜。他的遗嘱中写道:“骨灰撒在天山上,永远为中华民族站岗,永远向往壮丽的共产主义。”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